动态资讯

首页    公司资讯    对蘑菇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建议

对蘑菇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建议

创建时间:2012-05-17 11:38

我国已经是一个蘑菇栽培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蘑菇产业的基础是成千上万的菇农和现有的栽培设施,在中原地区,仅一个县就有上万间菇房,在那里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方式上,培养料生产方式落后,主要还是分散土法发酵,易污染,质量差。菇房控制方式落后,大部分现有菇房都开许多窗口,用于自然通风,让蘑菇自由生长,产量低,只在温度适宜的季节集中出菇,销售价格低效益不高。鲜菇保鲜加工方式也落后,主要为罐头厂提供原料,鲜品销售比例很小,附加值低。对那些建设较好的菇房,只要适当改造就可成为标准化的出菇房,把自然通风改成控制通风,就可使菇房效率提高一倍。把分散土法造料改为二次隧道发酵培养料,增加一些设施就能实现多季出菇。         

如果抛开现有的产业基础,单独去追求所谓高档次的工厂化栽培,是可以造就一批优秀的蘑菇栽培企业和栽培明星,但由于两种资源没有很好整合,必将在市场上发生产业内部冲突,导致两败俱伤,达不到农业产业化调整的目的。笔者建议,蘑菇产业的发展,应立足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采用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推广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就是利用高效发酵隧道,机械化集中生产培养料。通过栽培基地的示范和培训,让农户用基地提供的培养料,按统一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标准化设施栽培,由自然季节栽培,逐步推广全年设施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原料储存,环保处理和质量控制等问题,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出菇房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农户的劳动力资源,扩大栽培面积,统一开发销售市场。实行以销定产,分类采收,集中加工销售的方式。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必须在项目公司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有增值,使整个产业效益最大化,才能保证产业顺利发展。   

1、建设培养料生产基地    培养料生产是整个蘑菇产业链的第一环。首先从农民手中购买麦杆、鸡粪等原料,通过基地集中生产出栽培蘑菇的培养料,销售给栽培户。要把培养料销售和产品收购结合起来,通过培养料销售来调节生产节奏,控制产品数量,实现均衡上市,稳定销售。   

2、栽培技术推广及标准化出菇房设施改造    依托项目公司组建一个栽培技术服务队伍,提供栽培、采收一条龙的技术、设施服务。在目前已有的出菇房中,挑选出一定数量结构比较好的菇房进行适当改造,达到标准化出菇房要求,安装不同的空气调节系统,即可实现多季栽培或四季栽培。这是整个蘑菇产业链的“纲”,是项目公司与农户紧密连接的“纽带”,是保证产品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让农户有稳定收益,公司有稳定货源,实现双赢的关键。   

3、建设保鲜加工中心    对区域内栽培的蘑菇,要制订详细的产品分类加工方案和市场销售方案。按订单要求进行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这是整个项目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顺利销售的关键环节。  

4、对鲜销蘑菇要建设完整的冷链销售网络及销售策略。销售是整个项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要保证鲜销渠道通顺,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冷链储运体系,这是鲜品销售的必要条件。    应在各大城市建立冷链物流保鲜中心, 作为当地销售配送的中转站,也负责开发周遍地区销售网络,接受订货。要做到产品包装、价格与品牌统一。逐步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地形象。   

5、建设栽培废料再生利用基地    发展蘑菇产业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废弃物,栽培后的废料可再加工利用或作为花卉栽培的培养土,也可作为改良土壤的肥料直接还田,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    通过健全上述产业链条,实现了资本密集型的现代设施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生态手工农业的有机结合,这完全符合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协调,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在发展初期对一些关键环节,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

首先,在培养料生产上要推广隧道发酵培养料,因为培养料的好坏,直接决定蘑菇的产量、质量及食品安全。政府可以把培养料生产基地的建设,视为农业基础设施来扶持。    

第二、鼓励按标准化出菇房要求改造原有菇房,提高现有菇房利用率和效率。   

第三、 要引进、培养技术人才,加强农户培训,无论是培养料的发酵还是栽培管理都需要有实战能力的技术人员指导实施。提高栽培水平,实现优质高产才能使蘑菇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要强化产品保鲜及深加工环节,做出具有特色的营销战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依托优质、高产和均衡出菇等优势,尽快打开国内外市场,创出自主品牌。笔者坚信,我国的蘑菇产业在未来的几年内,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跻身到蘑菇产业强国之列。